御书房 - 其他小说 - 扶明录在线阅读 - 第2072章 回来三件事

第2072章 回来三件事

    下雪了,但这不是宁远今年的第一场雪,山里头陆续都下了好几场,虽然不大却比往年早些,这也预示了今年风雪更多,天也更冷。

    北地苦寒可不是字面上的说说而已,那真的是冰冷彻骨,苦不堪言。

    有人忍受不了,有人却习以为常甚至能苦中做乐。

    这个人此时就站在一排牌坊下,看着漫天雪花飘舞。

    他就是现任的辽东总兵祖大寿,而他所在的牌坊则是朝廷赐建的旌功坊’,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祖家石坊,祖家是辽东大族,是继李家之后辽东最大的世家,而宁远城则是祖家的兴盛之地,从祖大寿的爷爷祖仁开始,宁远就成了祖家的根,祖孙四代人驻守辽东,崇祯帝也因此两次宁远设坊表彰。

    祖大寿自从被换回来之后每天都要来这旌功坊下站一会,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无奈,牌坊还在,祖家还在,但当年和他一起死守锦州的手足和部下已寥寥无几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旌功坊全是这些部下的尸骨堆积而成的。

    有人会好奇,祖大寿投降鞑子之后,朝廷没对其抄家灭族么,怎么这旌功坊还没给他砸了呢?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若真这么干了,那结果等于是抄谁的家,灭谁的族?那是自掘坟墓啊,前文也说了,祖家是辽东世家,祖家子侄遍布辽东军方,势力错综复杂,连吴三桂都是在祖家的荫庇之下,你抄了祖家都等于抄了看大门的辽东关宁军啊。

    所以别说抄家灭祖了,连祖大寿在京里当左都督的长子都没受到牵连,这里说的长子是亲儿子不是祖泽润,古人寿命短讲究三十而立,到这岁数若还没有后就开始考虑过继收养了,祖大寿属于晚育就是这时候收养了侄子祖泽润为继子也一直培养其为接班人,而后才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祖泽溥,次子祖泽淳,三子祖泽清,这三个亲生儿子在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时,老大在京为官,老三才十岁在宁远由表哥吴三桂管教。

    其实别说两次都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祖大寿,便是那个总督洪承畴,朝廷也没抄家灭族,一开始还以为他大义赴死了呢。

    那玩意咱回头再说,先唠祖大寿。

    祖大寿降清之后其实已是心如死灰了,他知道再也没机会回大明了,而两次反复也失去皇太极的信任不可能重用他,往后也就是混日子等死吧,而事实上在真正的历史上,他投降之后便被架空扔到一边去了再无作为。

    可谁知道,突然之间莫名其妙的被明廷拿阿济格给换了回去。

    他根本理解不了朝廷为什么要将他换回去,难道崇祯帝非要亲手杀了自己才甘心?毕竟在崇祯弄死袁崇焕后就想办他,吓得祖大寿不出辽东,时刻呆在军队里让崇祯帝束手无策罢了,随后他两次投降,崇祯帝即便不敢动他家族,但想弄死他的心那是非常坚定滴!

    然而,稀里湖涂的被换回去之后,立刻官复原职!

    一切都想做梦一样!

    然后一个少年太监走来将他从梦境里拉出来,告诉他,别说别问,你只需干一件事就行了,将锦州拿回来!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锦州城一直是祖大寿心里的痛,是他这一辈子的遗憾,他曾死守过,也曾背叛过,他曾守护城里的军民,也曾亲手杀了他们吃rou,他曾在这里与部下同生共死并肩作战,也曾背叛过他们,杀之献功!

    这里有他的荣耀,更多的是耻辱。

    如今想来一切恍然如梦,当时所作所为已分不清对错,这让他一时精神分裂,生不如死。

    还是少年太监开导他,拿回来你就是对的,拿不回来你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那些失去的手足将士及黎明百姓,你就是千古罪人,恶人!

    祖大寿如梦初醒,已是再世为人了,该弥补的弥补,该赎罪的赎罪,该拿回来的拿回来,他虽不欠朝廷什么,但他欠锦州城那些战死的手足将士以及无辜的黎民百姓。

    漫天飞雪中几座祖家的旌功牌坊高矗,这是祖家的荣耀,也是祖家的嵴背。

    再世为人之后,祖大寿没了后顾之忧也没了各种掣肘,因为他后边有一个人为他挡风遮雨,他不在乎朝堂上对他各种谩骂的口水,他也不用担心东厂和锦衣卫会来缉捕他,甚至也没有监军太监来指手画脚逼逼叨叨。

    现在他就是辽东最大话事人!

    可他毕竟已离开两年了,一切物是人非,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辽东的兵权!

    要知道现在的祖大寿几乎就等于是孤家寡人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只因为当年的老本早就耗尽了,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杀了副将何可纲带着副将张存仁还有三个义子族侄,部将十余以及万余兵马第一次投降了皇太极。

    随后他设计孤身逃回锦州,但那些义子部将兵马则全部降清了。

    十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明军大败,祖大寿无奈再次投降,锦州城内军民遭到大屠杀,仅一些降将还有他们的家丁得以幸存,据记载不过七百余人,这其中还包含祖大寿的几个兄弟及子侄以及其他将领的家丁。

    至此他的老本已耗尽了。

    而年前明廷和鞑子换俘,以阿济格换回祖大寿一族,也就是说除了祖大寿本人外,他的兄弟和子侄十余人也被换了回来,但也仅限于此!

    那么问题就来了,空有将而无兵!

    虽说宁远城里还有数万兵马,其中不乏数千关宁铁骑的精锐。

    但是,这些兵马是吴三桂的,此关宁铁骑也非当初祖大寿麾下的关宁军了,确切说是他的分支延续也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关宁铁骑。

    谁的兵,就听谁的令,即便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也不好使。

    所以当祖大寿回到宁远时,气氛是比较尴尬的。

    可随后,吴三桂就被常宇给骗走了,看似要驯服这个桀骜不逊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实则还是帮祖大寿快速夺兵权。

    但重掌兵权也绝非那么容易,虽说宁远军里的将领多是祖大寿的旧部有的还是祖家族人,且还和主将吴三桂是亲戚,但其中睚眦也不少,最让宁远军心里不舒服的还是,祖大寿曾投降鞑子!

    一生视鞑子为死敌不死不休的关宁军,竟要被一个降将来指挥?

    哦不,不是一个降将,是一家子降将!

    而且像祖大寿的几个养子,祖泽润,祖可法,祖泽洪等人都已降清十年了,他们在鞑子兵力都是个不大不小的将领,为鞑子出力十年了,如今竟然要指挥我们了?

    凭什么?

    恶心!

    宁远军心不稳,对他们心生反感这是祖大寿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

    棘手并不代表无解,而且常宇相信祖大寿有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事实上祖大寿也没让他失望,在常宇替他搬走最大那块石头后,剩下的一切水到渠成。

    别忘了,即便军心再反感,但宁远是祖家的根,宁远军里有数不清的祖家族人任职大大小小的军官,而祖大寿兄弟无异就是族长!

    除了家族势力外,戎马半生的祖大寿治军的手段和能力更不用质疑,否则岂能让皇太极那般求贤若渴,求之不得呢。

    仅仅三个月时间,祖大寿便见宁远军权牢牢掌控,兄弟子侄各司其职,号令之下无人不从!

    掌控军权之后,便是整顿军纪军务,每日cao练风雨无阻,势必要重振关宁铁骑的威名,现如今都说东厂卫是大明最能打的,真的么?

    祖大寿表示不服气,关宁铁骑扬名天下时小太监都还没发芽呢,当真是山中无老虎,显着他这只猴子了,当然了,祖大寿虽不服气,内心却也对那太监是非常佩服的,朝廷将倾之际,上下无可用之人时,他竟还能力挽狂澜扭转时局,试问当今天下谁人可?

    们心自问,自个是没这个翻天覆地改天换日的本事的。

    眨眼功夫,祖大寿都回来一年多时间了,这期间常宇在别处变幻风云,他则驻防宁远看似无功,惹得朝中诸臣狂喷不已,骂他光吃不拉,天天张嘴要钱要粮要这要那,就是啥事都不干!

    祖大寿真的啥事都没干么?

    显然不是,他回来宁远只干三件事,练兵,屯粮,军事行动!

    练兵前边说了,接收兵权之后便开展训练,风雨无阻,短短时日便使的宁远军的精气神更上一层楼,至于屯粮,则是两手抓,一手开垦军田丰衣足食,一手就是不停问朝廷要!哪怕京畿闹饥荒时他也不停的要。

    之所以这样,是没人比他知道仓里有粮心不慌的那种踏实感了,也没人比他更知道吃人rou的感觉了!

    仓里必须有粮,不管丰年还是灾年,不管打仗又或不打,粮食储备必须要充足!

    至于军事行动,这一年多来,大大小小的冲突没有百次也有九十九次了。

    祖大寿的目的很明确,收复锦州!

    但眼下实力和时机都不允许速战速决,只能徐徐图之。

    于是乎,白天探马晚上夜不收对锦州区域展开明的暗的各种侦察,然后开始重修塔山堡军事工事,这个动作很快也招来鞑子的反击,双方先是探马你来我往小规模的厮杀,随后展开各种伏击,偷袭等稍大规模的战事,再到最后鞑子竟直接出兵塔山堡,企图毁掉这个刚修整好的工事。

    双方冲突的次数和规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让祖大寿心里也有了底,鞑子那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