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 言情小说 - 再婚影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8

分卷阅读158

    音。

“是我们,是我们!”

一整夜的恐惧和绝望让她控制不住的在这个陌生的男人面前痛哭失声!

“别怕!别怕!我的人就在后面,咱们马上就能回营部了!”

面对年轻女孩的眼泪毫无经验的于槿国束手无策,只能笨拙的安慰着她。

他很能理解两人的心情,在这种有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困了一天一夜,一般的男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两个来自城市里年轻又瘦弱的女孩。

之前就有一个云城的女孩请假去团部卫生队看病,然后就再也没能回来,苏卫红和这个海市的女孩算是幸运的。

苏卫红是被于槿国背下山的,严重的体力消耗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这个两个瘦弱的女孩再也没有力气徒步下山了。

趴在于槿国的背上,苏卫红只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一整晚没睡的她终于安心的闭上了眼睛。

而感受着背上女人柔软的身体和轻柔而均匀的呼吸,二十多年都没开窍的于槿国突然有了一种心悸的感觉,他想自己应该是对背上的这个女孩动心了。

----

尽管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兵团的生活也远比苏卫红想象的要苦得多。

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坑荒山,每天天不亮就要扛着锄头和斧子上山,就连比苏卫红瘦弱的女生都必须和男人一样,挥动着锄头和镰刀一寸一寸竭尽全力的清除那些杂草、灌木、蔓藤和大树,以便以大规模的种植橡胶林。

这种原始的体力劳动摧残的不仅是这些年轻人的身体,还有他们的精神,来到这里的都是知识青年,他们崇拜英雄,渴望无私奉献,但种效率低到可怕的劳作,仍然让他们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难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在这里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种效率低到可怕的开荒劳作吗!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是这种低效率的体力劳作他们一干就干了十年。

但这些都与苏卫红无关,她没有心思去想这些,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每个月那26块钱的工资,这些钱或许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过的好一点,当然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很想逃离那种让她窒息以至于绝望的生活环境。

所以尽管每天劳作过后,她的每一根骨头都像生满了铁锈,每一处关节都在嘎吱嘎吱作响,苏卫红对上山开荒种植橡胶这种繁重的体力劳作仍然甘之如饴。

因为家庭的原因,她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

而于槿国的出现给她这种麻木不仁的生活带来一丝改变。

两人的开始是一个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那晚过后于槿国对苏卫红这个长的漂亮白净的女知青产生了好感。

而苏卫红对这个把自己从绝境中解救出来的男人也有着一丝特殊的情愫,于是在他热情的攻势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于槿国是基建连的连长,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带着人去各个地方修建工程,所以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但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是分离,爱情的火焰就越是燃烧的热烈,只要于槿国在营部,不管什么天气他每天晚上都会步行十几公里去苏卫红的连队看她。

对于苏卫红他永远都觉得看不够。

因为母亲的关系,苏卫红的五官深邃偏西化,但一颦一笑却兼具着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灵秀,在于槿国眼里,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女子,她总是会在细节处把你照顾的很舒服,她安静、内敛,做事专注,每当看她替自己补衣服,就是于槿国最享受的时候。

那种专注和认真,每每都会让于槿国内心涌动着一种心安与满足。

两人在艰苦的劳动中相互体贴,日常生活中相互照顾,爱情使精神匮乏的苏卫红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一丝期待。

两个人之间的那种恩爱和柔情蜜意也羡煞了连队里其他的年轻人。

然而爱情的力量或许可以滋润她贫乏的精神世界,但却不能改善她糟糕的身体情况。

由于长期的的高强度劳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苏卫红的身体落下了很多病根,像胃病、妇科病这些都是常见的,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食物,她还患上了风湿病和肝肿大。

兵团里也有轻松的活计,比如翻晒粮食就对连队里老弱病残的特殊照顾,可和于苏情况相似的人太多了,这种轻松的活计是永远轮不到她头上的。

被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参加繁重的劳作,在这种情况下苏卫红的身体越来越差,让于槿国看的既揪心又无奈,想帮忙但农场就这么大,多少双眼睛盯着,你想走后门,到时候怕是有不少人要闹起来。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次大会战的下午。

苏卫红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算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坏。

她所在的连除了开荒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砍伐的树从山上运下去。这些树有大有小,大的要七八人才能抬动,小的像碗口粗的也要由两个人来扛。

连队里有不少的女生,但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大环境下她们不会受到过多的照顾,人人都得扛着树,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下山的路很不好走,一边是崖壁另一边就是湍急的河水。苏卫红和另外几个知青扛着又粗又重的大树,步履蹒跚的往山下走,极度的劳累让很多人的脑子都是一片空白,就在转弯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人一个不小心失足掉下了山崖,连带着苏卫红几个人也全都翻滚着掉到了河里。

得知消息的于槿国在可怕的沉寂中呆立了几秒,然后猛的扔掉手里的锄头,发疯一样的往苏卫红出事的地方狂奔,在这里死亡并不罕见,他不敢多想,就怕苏卫红真的出事。

好在苏卫红会游泳,又正好抓住了边上的一丛灌木,一起下山的人里也有水性好的,她和另一个男知青幸运的被救了起来,而其余的三个人则被河水冲的不知去向。

虽然命是保住了但苏卫红的腿受了很严重的伤,营部为了照顾她,刚好农场又决定成立中学,在父亲坚持下念完高中的苏卫红被调到了新成立的中学教书,也让她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当然于槿国在这中间也做了不少的努力。

于槿国有个一个光荣的家庭,父母都是革、命干部,父亲十几岁就参军了,曾经还受过好几次伤,所以父亲于安、邦一直是他崇拜和效仿的榜样,他也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人,可惜受到运动的波及,参军无望,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兵团。

他临走时父亲于安、邦对他说:“你去那边避避也好,等我这边情况好一点再把你弄回来。”

而幸运的是就在苏卫红被调到中学后不久,于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于是他替儿子争取了一个工农兵保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