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一觉醒来穿进了性爱世界、东山客27号【前男友为何变态1V1】、他的角好像很敏感、NPC如是说、熟人约炮生存指南、西幻bg(中二)灵感堆放合集、〔林英〕爱的秘密森林、[花亦山世子all向]花昭名士录、代号鸢GB]向日葵、都市奇门医圣
稽王妃钱氏跪在地上,差点要哭出声了。 早上的时候,稽王府内就有了很多的传闻,钱氏本来没当回事儿,但是随着传闻越来越多,会昌伯串联造反的消息便确定是真的了。 钱氏只好带着朱见深,来到了讲武堂请罪。 明明没有罪,但是总是有人跳出来,把这祸殃引到稽王府的头上。 无妄之灾。 朱祁钰看着钱氏,这要是周氏掌管稽王府,稽王府绝对不可能逃脱的了干系。 甚至周氏在稽王府上窜下跳,也可能是得了一些消息,才会那般行事。 但是孙太后把周氏扔进了白衣庵,稽王府居然是在会昌伯府造反之后,才得到消息。 朱祁钰平静的说道:“何罪之有,平身吧。” 什么罪名呢?难道因为孙忠找死,为了泄愤,把稽王府上下掉吊了去吗? 这地,也不知道胡濙能不能洗的动。 朱祁钰很暴戾,但是他还没有到暴虐的地步,既然是公事,自然是公事公办。 “啊…”钱氏抬起了头,满是疑惑的拉起了朱见深。 这个时候,钱氏可不敢让起身而不起身了,这是国事,不是家务事。 朱祁钰认真的想了一下说道:“你现在带着濡儿,去趟慈宁宫,孙太后那边现在也是忐忑不安,你到了,太后也就安心了。” 燕王一脉的嫡皇叔朱瞻墡正在进京,朱祁钰并不打算为难朱瞻墡,也给天下燕府一脉的亲王们,做个表率。 若是有人为难,就到京师来寻求庇佑,既然两次监国的襄王都已经能够进京了,其他燕府的龙子龙孙们,就不必要跟着造反了。 朱祁钰现在的实力很强,但是他做事进退还是有度,能团结的力量自然要团结,至于不能团结的力量,那就毁灭它! 既然不为难襄王,自然没必要为难稽王府了。 朱见深看着朱祁钰桌上那个水力螺旋压力机的模型,问道:“叔父,我能看看吗?” 朱见深看到了母亲和叔父非常严肃,讨论着他完全听不懂的话题,他的眼睛一直在朱祁钰御案之上的模型。 兴安知道陛下对陈有德做出的水力螺旋压力机非常欣慰,所以在御书房做了一个流水曲觞的案台。 这个流水曲觞是一整套的系统,首先是水力钟。 十二地支的子鼠丑牛的时刻表,每隔一个时辰,水流就会从不同的十二地支的红铜雕像下流淌一次。 水流落在水力螺旋压机模型的叶轮之上,螺旋压力机就会吱吱呀呀的转动起来。 这个水力钟的背后,有四个日、月、星、箭巴掌大的铜壶,壶身饰铸云纹及北斗七星星图,这四个铜壶的盖子,是龟蛇合体的玄武形铜盖,寓意玄武大帝。 这四个铜漏壶乃是由红铜打造,正好足够一天十二时辰滴漏使用。 这种水力钟历朝历代都有,大皇帝御案上的这台,乃是改良洪武年间,中书舍人詹希原的五轮沙漏。 詹希原用的是沙,因为北方水善冻,壶漏不下,新安詹希元就以沙代水,人以为古未有也,颇为惊奇。 在案桌之上,还有一行铭文:「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朱见深看着稀罕,便问了出来。 朱祁钰笑着说道:“濡儿你且先进宫,若是要玩,改天再来玩就是。” 朱见深听闻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俯首领命而去。 朱祁钰站起身来,准备去参加奉天殿朝议,会昌伯府联合诸多亲王造反,现在形势并不明朗。 稽王妃带着朱见深来到慈宁宫的时候,听到了孙太后在慈宁宫里发火。 他们走进去的时候,孙太后已经砸了不少的东西。 “拜见太后。”钱氏赶忙行礼,这慈宁宫里一片凌乱,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孙太后看着钱氏还有朱见深,愣了许久说道:“打讲武堂来的?” 钱氏点头说道:“陛下让来的。” 这次换孙太后变得迷茫了起来,彭城伯、惠安伯跟着英国公府那俩臭弟弟都跑了,会昌伯府造反了。 此时局势一片动荡,这个太庙杀兄的庶孽皇帝,居然顾及起了亲亲之谊?真是奇事一桩。 难不成这大皇帝,真的是一片公心? 孙太后认真思考了半天,才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 造反的人也不是铁板一块,燕府这一脉也是有争取的价值,分而划之,剪其羽翼。 大皇帝虽然表面上平淡,似乎没打算把这帮人造反当回事。 但是在实际应对的时候,却是如此严肃的对待。 孙太后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是这次谋反大案的居中联袂之人,也不知道多么愚蠢,才会选择造反这条路。 皇帝这头儿越是严肃、越是认真的对待,孙忠和孙继宗的谋反越不可能成功,身死族灭的下场几乎板上钉钉。 但是她又有些庆幸,毕竟自己的血脉,自己的孙子,稽王府都还在。 孙太后目光闪烁,她已经两年没见过朱见深来,她走了两步把朱见深抱了起来,笑着说道:“让奶奶看看。” 朱见深还是有点怕的,他上次见孙太后还是在两年前了。 自从从皇宫里搬出去之后,他就再没见过孙太后了。 这个奶奶,他很陌生,有些不知所措。 孙太后和朱见深说了两句话,笑着说道:“见也见了,你们呐,快回吧,回吧。” 孙太后有点不舍,但还是让钱氏带着朱见深回稽王府了。 稽王府里安全,外面太危险了。 大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勿动,动必杀之。 孙太后一直看着稽王妃和稽王世子渐行渐远渐远,身影离开了慈宁宫,才收回了目光。 她深吸了口气说道:“这些日子,无论谁来,都不必要见了,陈大珰,把太后之宝送到奉天殿,哀家这里啊,也没什么皇帝用的上的东西。” “把宫门紧锁吧,哀家要为大明祈福。” 孙太后最后还是选择了保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和自己的父亲、哥哥遥相呼应。 若是她的父亲哥哥真的打进了京师,清了君侧,她可不信,她的孙子还有命在。 大皇帝能容下稽王府,她的父亲和哥哥,可容不下稽王府。 朱祁钰来到奉天殿准备上朝的时候,看到了慈宁宫的大珰端着红绸盖着的宝玺,他看了看,不甚在意的说道:“且拿回去吧,朕这里也用不到。” 朱祁钰走进了奉天殿内,坐到了宝座之上。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诸多朝臣见陛下到了赶忙行礼。 朱祁钰点头说道:“平身。” 他打量了一圈朝臣的脸色,各有异色,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平稳的。 蔡愈济居然有点惶惶不安的模样。 朱祁钰笑着说道:“会昌伯联袂造反,中军都督府的右都督张輗、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彭城伯张瑾和惠安伯张琮,连夜逃离出京。” “朕很欣慰,咱们的京官可能有提前风闻,却未曾离开,现在也在朝堂上站着,未曾称病观望。” 鸿胪寺卿杨善,居然也在朝堂之上,他还以为杨善早就溜了呢。 官邸的确是像坐牢,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自由,若是杨善想跑,他自己也是能跑的,但是他的家人,就只有永宁寺极远之地了。 “臣等惶恐。”群臣赶忙俯首齐声说道。 能走到奉天殿上的朝臣,都不是蠢人,他们没有选择求死之道,大皇帝营建官邸,就是为了把他们的家人也圈住。 “好了,议事吧,兴安宣旨。”朱祁钰示意众卿平身。 兴安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太祖开辟,家法严,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 “爵以报功,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至今日,一门数封、兄弟并封、世券相传,戚畹不思恩泽之封,为祸社稷,今尽数革爵。” “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钦此。”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以后戚畹周亲可以给待遇,但是不能和汗马功臣相提并论,恩封爵位。 大皇帝自登基至今,尚未给钱皇后的亲族任何的爵位。 群臣议论纷纷。 这封诏书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朱祁钰的确是打算对外戚动手,自从驸马都尉赵辉不法之后,他就打算这么做了。 孙继宗的猜测是对的,大皇帝的确要对外戚动手,但是不造反,朱祁钰也不会胡乱杀人。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了一番,蔡愈济站出来俯首说道:“陛下,外久职戚里之荣,益谨人臣之节。” “陛下夙兴夜寐,图治惟勤,眷贤后之相成,宜褒崇其同气,至此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恐伤戚畹周亲之拳拳之心。” 蔡愈济的话,其实就是为什么会给戚畹周亲们爵位的理由。 皇帝忙于国事,励精图治振奋国家,后宫当然要有贤后辅佐,后宅安宁,是所谓褒崇其同气。 当初仁宗皇帝给张皇后一家封爵的时候,就是这个理由。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想要开口说话,却看到了胡濙跃跃欲试。 “胡尚书可是有话要说?”朱祁钰一乐,他当然可以用天子家事,外廷勿虑搪塞过去,但是终究是搪塞。 看来礼部又要发挥作用了。 胡濙站了出来,俯首说道:“《史》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臣僭越。” 这是当初汉文帝入宫的时候典故,就是天子无私事。 这论外戚后宫,自然是说到了皇帝的家事,自然要先请罪。 朱祁钰笑着说道:“但说无妨。” 胡濙笑呵呵的问道:“蔡御史,敢请问,知道梁国公旧事吗?” 蔡愈济眉头紧锁的问道:“可是…梁国公赵德胜吗?” 赵德胜乃太祖高皇帝手下悍将,死于陈友谅军卒手中,中数箭死。 胡濙闷声笑道:“自然不是,我说的是梁国公胡显,蔡御史啊,可知胡显何人?” 蔡愈济摇头,这大明就没封过梁国公才对,只有一个追赠! 胡濙左右看了半天说道:“你们难道都不知道胡显是谁吗?” 群臣眉头紧皱,只有刘吉站了出来搭腔低声问道:“胡尚书说的是楚王朱桢母胡充妃的父亲,胡显吗?” 胡濙眼前一亮,笑着说道:“正是。” “陛下,彭城伯和惠安伯并非外戚恩封第一个,洪武二十二年七月,太祖文皇帝封胡充妃父胡显为梁国公,为第一例外戚恩封,而且是公爵。” 朱祁钰一愣,这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始的?还有这等事儿?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从未听闻胡显封爵之事。” 胡濙十分平静的说道:“没听过就对了。” 要是朝臣都听说过了,还要他胡濙这礼部尚书干什么呢? 蔡愈济面色不满的说道:“可是胡尚书!即便是有,那早已革罢,和我们今日论,又有和什么关系?” 胡濙转过身来说道:“关系大了。” “洪武二十一年凉国公蓝玉,捕鱼儿海一战定北,洪武二十二年,凯旋而归,按功封公,高皇帝欲封梁国公给蓝玉。” “胡显便与蓝玉就争梁国公位。” “当时蓝玉与元妃有私,元妃羞愤自杀,故将梁国公改为了凉国公,恩赏给了蓝玉。梁国公恩赏给了外戚胡显。”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然后呢?我还是没听出来这和今日所议有何关系。” 胡濙老神在在的说道:“建文年间,胡显梁国公被革爵,一起被革爵的武勋不知凡几,连亲王郡王都是随意革罢,更遑论武勋了。” “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后,还爵复职,但是唯独漏掉了这胡显的梁国公。” “太宗皇帝曰:戚畹周亲寸功未立,岂尝有汗马之劳也?” “陛下今日革罢外戚勋爵,乃是太宗文皇帝之遗志,亦是祖宗之法。” 蔡愈济呆滞的看着胡濙,伸出了手,连点了几下说道:“胡尚书,这等事我从未在太祖太宗《实录》上看到过,不见史书,你,不要胡说。” 胡濙看了一眼蔡愈济说道:“哦,蔡御史在质疑胡某在胡编乱造吗?” 蔡愈济认真思索了许久,太祖太宗实录,他确实看过,这件事确实未载。 他疑惑的说道:“不是某质疑明公,这等大事,为何从未载于实录?胡尚书又是怎么知晓的呢?”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我知此事,乃是亲身经历,所以方知。曲笔此事,也是我做的。” 胡濙拿出了几份东西递给了站在御下的太监,太监递给了兴安,兴安递给了皇帝。 朱祁钰看了许久说道:“真是辛苦胡尚书了。” 朱祁钰又将这几份东西递给了兴安传了下去。 群臣看完之后,都是目瞪口呆。 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的先例,太宗文皇帝禁绝。 在永乐年间,后妃多是勋臣之家所出,自然无外戚封爵之事。 但是仁宗皇帝要封彭城伯张昶,胡濙才不得不曲笔勾抹《实录》。 胡濙说完看着陛下说道:“陛下,臣说此事,不仅仅是外戚封爵。”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胡尚书深意,朕嘉纳谏言,胡尚书果为国卿。” 群臣莫名其妙,这不就是再说外戚的事儿吗?这已经洗完地了,居然还有他们品不出的东西?居然还另有深意? 胡濙的确是在说外戚,但不是只说外戚。 于谦、石亨、六部尚书皆是若有所思,其余朝臣一片茫然。 这胡尚书话里有话,到底是什么意思?